全面提高种业创新水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018-09-16 14:55:00
bjzongke
转贴
3670

        9月16日,在第16届双交会“种业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作了题为《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全面提高种业创新水平》的报告。

       吴晓玲首先介绍,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农业农村部的种业管理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种业管理司,由种子升级为种业,同时将畜禽种业的职能也加入进来,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指示要求,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种业强国。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种子工作和种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多次进行部署安排,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种业创新成效显著

(一)种业创新基础不断夯实。

(二)自主创新明显增强。

以四大作物良种重大科研攻关为抓手,构建产学研政结合的育种创新体系,在籽粒机收玉米、节水小麦、优质稻、高蛋白大豆等领域取得突破。目前,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生产用种,100%为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玉米自主研发品种面积比重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蔬菜由80%提高到87%。 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量突破2万件,授权近1万件,年申请量居世界第二。

(三)企业创新明显提高。

(四)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国务院连续印发国发〔2011〕8号等三个现代种业工作文件,全国人大修订《种子法》,农业农村部制修订了多部配套规章,明确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强化了新品种保护 ,进一步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加大了对套牌侵权的打击力度。目前,“假种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假劣种子案件比2011年减少48%, 种子侵权案件减少36%。


二、种业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回顾过去,中国种业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向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种业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种业还要面对全球科技革命与市场格局新的变化。

新形势新要求给我们带来新挑战,我们还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种业创新的老问题:

1、 种业基础性研究薄弱

目前,我国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研发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薄弱,前沿性、基础性科研创新支撑严重不足。现在我们用到的育种技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远缘杂交、杂种优势,诱变育种,以及我们先进的全基因组选择)其发源地都不是中国,表明我们的原始创新薄弱。同时,97%以上种质资源仍未经过深度鉴定分析,优异核心种质创制和功能基因发掘的数量少、速度慢。

2、 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80%以上的企业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80%以上的育种资源和人才聚集在科研单位。而科研单位大多还停留课题组、小作坊式的传统育种方式。另一方面,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研发投资也严重不足,前50强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合计14亿元(仅占其销售收入的6.3%),而孟山都、先锋等跨国种业公司每年10多亿美元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10%以上)。

3、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中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上实施的UPOV 1978版本,保护范围窄,保护力度弱,保护效率低,导致原始创新乏力,模仿育种盛行。同时,套牌侵权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影响了育种者的创新积极性和投资者的投资动力。

报告不仅关注了国内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还将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的涉农专利申请量做了对比,以便更准确、客观地看待我们的实力与差距。


三、加快提升种业创新水平

种业进入新时代,既要正视我们面临的任务重、挑战大的新形势,同时也要看到新机遇。 一是领导重视。 近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 4月,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海南)基地考察时又指出:种业是一个很伟大的事业,要继续抓好。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 二是投入加大。 即将实施的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和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的种业提升工程,都将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 三是改革深化。 近年来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核心就是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资源和人才的流动。 四是体系加强。 新一轮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中,农业农村部重新组建设种业管理司,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也将参照落实, 种业管理职能将进一步强化; 同时, 将实施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执法队伍和力量将得到加强。 五是种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种业优胜劣汰的速度也将加快, 靠盲目扩张规模、套牌侵权、低价竞争抢占市场的局面将全面得到根本的转变, 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由具有育种实力的大企业引领创新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应该说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种业由传统迈向现代种业的十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种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十年,今后十年中国种业的黄金期。

创新思路。 按照习总书记“把我国种业搞上去”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种业强国为目标,坚持产业主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构建新时代种业创新体系、产业体系、法律政策体系,全面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品种大更换、质量大提升、产业大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主要目标。 到2025年,以企业为主体、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支撑的产学研用协同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完成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2~3家企业进入全球种业前十强,种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有力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到2035年,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全面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达世界一流水平;前50强企业国内市场集中度提高到70%,1~2家企业进入全球种业前五强,基本建成现代化种业强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更加有力。

累计登记注册的7627件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初级农产品6623件,占86.84%;加工农产品1004件,占13.16%。其中农业农村部登记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中98.71%为初级农产品。


具体措施

(一)强化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二)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深化四大作物良种攻关,加快优势特色作物良种攻关,联合开展种质资源、品种特性鉴定与品种试验示范,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上中下游链条,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种业创新模式,加快高产稳产、绿色生态、优质专用、适宜全程机械化新品种研发与推广;针对科研育种和种子生产需要,加快专用机械、仪器设备等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 实现种、管、收、测、检、评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

(三)做强做大创新企业。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金融、社会资本作用,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投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水平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企业改善科研育种条件,引进优异育种材料,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支持领军企业开展水稻、玉米、大豆等种质资源鉴定挖掘工作,鼓励种业企业参与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基因测序工作。 对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将绿色通道政策由品种审定拓展到品种保护、种质资源进出境交换等领域。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 建立 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举证倒置制度 ,提升保护水平和效率;以水稻等作物为试点,探索 实施EDV制度 ;针对模仿育种和品种井喷问题, 研究提高品种DNA鉴定及DUSt测试标准,建立审定品种、登记品种后评价机制,撤销缺陷品种的审定、登记 ;加强标准样品管理,健全国家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推进DNA指纹图谱技术在品种权保护、品种审定和品种登记中的应用; 推动侵犯品种权等违法行为入刑 ,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

(五)加快种业大数据建设。

整合品种审定和登记、品种权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市场监管等信息,建立全国统一的种业大数据平台, 强化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种子生产等环节物联网数据采集,与互联网技术集成、大数据系统分析相统一,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种业数据网络,实现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



代理申请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0166200
Email: BJzongke@163.com
地址: 北京市延庆区北京世园公园种业孵化基地办公楼